专题2:动物认知和通讯 报告时间15(12+3)分钟
召集人:崔建国(cuijg@cib.ac.cn)、李忠秋(lizq@nju.edu.cn)
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
交流形式 | 分会场 | 姓名 | 工作单位 | 交流题目 |
专题报告 | Z-2-R01 | 谭垦 |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| Signal coevolutionin arms races between bees and hornets |
专题报告 | Z-2-R02 | 汪正威 |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| Honey Bee Alarm Pheromone Mediates Communication in Plant–Pollinator–Predator Interactions |
专题报告 | Z-2-R03 | 朱弼成 |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| 锯腿原指树蛙对多模求偶信号具有更久的工作记忆 |
专题报告 | Z-2-R04 | 邓可 |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| 雄性锯腿原指树蛙通过多感官信号调整竞争策略 |
专题报告 | Z-2-R05 | 徐峰 |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| Evidence for Social Learning in a Family Living Lizard |
专题报告 | Z-2-R06 | 齐银 |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| 沙蜥动态视觉信号复杂性的进化 |
专题报告 | Z-2-R07 | 刘定震 | 北京师范大学 | 大熊猫能够辨别普通话和四川方言 |
专题报告 | Z-2-R08 | 罗金红 | 华中师范大学 | Vocal production control by echolocating bats |
专题报告 | Z-2-R09 | 方光战 |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| 频域信息在声音通讯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|
专题报告 | Z-2-R10 | 隋金玲 | 北京林业大学 | 喜鹊(Pica sericia)与灰喜鹊(Cyanopica cyanus)解决多线问题能力的比较研究 |
专题报告 | Z-2-R11 | 王琳 | 南京大学 | 灰喜鹊认知能力初探 |
专题报告 | Z-2-R12 | 王龙舞 | 贵州师范大学 | 大杜鹃对宿主窝卵数的偏好选择 |
壁报交流 | Z-2-P01 | 王丽敏 | 河北师范大学 | 长期社会击败应激对成年雌性棕色田鼠社会认知行为的影响 |
壁报交流 | Z-2-P02 | 吴亚勇 | 四川宜宾学院 | 动态视觉信号在沙蜥领域守卫行为中的功能 |
壁报交流 | Z-2-P03 | 杨灿朝 | 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| 杜鹃寄主的卵回收与卵识别行为:进化、冲突与适应 |
壁报交流 | Z-2-P04 | 于江萍 | 东北师范大学 | 两种苇莺科大杜鹃宿主的种间报警声识别 |
壁报交流 | Z-2-P05 | 毕建丽 | 海南师范大学 | 利用3D建模和3D打印技术研究动物在不同几何维度的认知行为 |
壁报交流 | Z-2-P06 | 陈志武 | 江西农业大学 | 机敏异漏斗蛛处女雌蛛释放一定剂量的气味物质吸引同种雄蛛 |
壁报交流 | Z-2-P07 | 邓青燕 | 上海海洋大学 | 色温对斑马鱼趋光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 |
壁报交流 | Z-2-P08 | 黄心蕊 | 北京师范大学 | 大熊猫对平行提供的两种食物图片关注程度无显著差异 |
壁报交流 | Z-2-P09 | 潘承浩 | 浙江大学 | 环境光的光色和光照强度对家禽识别红色物体的影响 |
壁报交流 | Z-2-P10 | 孙晓倩 |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| 音乐的进化起源——仙琴蛙对求偶鸣声中音乐元素的感知 |
壁报交流 | Z-2-P11 | 王姣姣 | 海南师范大学 | 金腰燕是否利用雏鸟绒毛为视觉线索识别寄生雏鸟? |
壁报交流 | Z-2-P12 | 姚雪梅 | 北京师范大学 | 动物园游客对大熊猫的认知状况调查 |
壁报交流 | Z-2-P13 | 张宜贵 |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| 灰喜鹊基于重量感知及食物偏好的取食策略 |
壁报交流 | Z-2-P14 | 赵龙辉 | 成都生物研究所 | 湍流噪音抑制蛙类鸣声频率的复杂性进化 |
壁报交流 | Z-2-P15 | Jie Liang | 广东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 | Impact of external odor on self-grooming of lesser flat-headed bats, Tylonycteris pachypus |